你对自己的定位是否清晰
一个人如果没有最起码的自我认知,那么他也就无法掌握自己人生的主动权。生活中是这样,职场里也不例外。
之前有和几个HR聊过,他们说最害怕自己辛辛苦苦招来的人,连试用期都没熬过就匆匆辞职了。更可怕的是,那些年轻人离职的时候,总说这不是他们想要的工作。你问他们想要什么样的工作,他们也闪烁其词,说不出来。
“这些年轻人还是对自己的认知过于模糊。现在,连自己都没搞明白就来求职的人,我是不敢要的。”
那句“我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但我知道我不想要什么”,恐怕是那些处于迷茫中的年轻人最真实的内心独白了。的确,我们都年轻过,也都曾经迷茫过。在我们还未充分了解、认识自己的时候,各方面的判断、决策都显得有些稚嫩,不成熟。
对于经验尚浅的职场新人或者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要一下子规划自己未来几年的职业,显然是有困难的。不过至少,你要对自己有个清晰的定位。这也是HR想要考察的方向之一。
在面试前,我们对于职业生涯的大方向要做到心中有数。譬如我,从上学的时候,就坚定了自己要走文字创作的道路。刚毕业的时候就做了编辑,一路走来,可能换过一些行业,但编辑的大方向是从未变过的。
而这个大方向就是与你的自我认知息息相关的。自我认知包含了你的学识、你的兴趣、你的业务能力甚至是你的职业目标,明确了这些因素,你自然在大脑里就构建了一张清晰的职业发展图,哪怕一时半会还未成形,但轮廓也是有的。
你的职业规划中,第一个重要的点就是要传达出自己明确的定位,你的兴趣点、价值观、能力是否处在一个稳定的范围之内。这些完全依托于面试者是否对自己足够了解,你是否真的知道你是谁,你未来想要成为谁,这很重要。
你对应聘岗位是否足够了解
第二点,在认识自己之后,你对于应聘岗位的了解是否足够?你真的明白岗位的职能、负责的具体工作,所承担的职责吗?只有真正了解了你的应聘岗位的信息之后,你对于自己和该岗位适配度的发言才是有效的,是有信服力的。
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提前去了解所应聘公司、行业、岗位等等的一系列信息,做到知己知彼。
当你对一家公司、岗位了解透彻的时候,在面试中是非常加分的,反之会让对方觉得你的面试没有诚意。
刚毕业的时候,有个熟识的姑娘因为没有做足功课,而被HR当场训斥,场面极其尴尬。那是姑娘第一次参加面试,其他问题回答尚可,最后卡在了职业规划上。
HR听完她的回答,就马上判断出姑娘没有对公司做充分的了解,直接问她:“你连我们公司做什么的都没搞清楚,何必浪费时间面试呢?”。
因为吃了这么大的亏,从此之后,她每次面试前都会做足全面调研,实在搜不到的信息也会当场伺机发问。所以,我们在面试的时候,一定做好准备工作,千万不要忽视这个环节。
当回答职业规划相关问题的时候,你可以将你的自我认知和对岗位的认知相结合,在此基础上说一个大致的规划,你和岗位的适配度,你能够为企业带来什么,你的职业目标,你准备如何实现他们。这些也就是HR最为关注的东西。
你的稳定性如何
HR之所以问到你的职业规划,更为重要的目的在于想要了解你的稳定性如何。你是否能够踏踏实实在一个领域内深耕,能够为公司稳定地服务。这是很多HR非常关注的点。
毕竟谁也不想辛辛苦苦给你办手续,培养了你一年半载,结果你就麻溜地“告辞”了。而通过你的职业规划,这些都是可见一斑的。
很多刚毕业的大学生在找工作的时候,往往已经考虑到积累工作经验后再重新考研深造。那么在这个时候,你在说自己职业规划的时候,就要格外注意自己的措辞了。
如果你说自己只是想混个履历经验啥的,1年后就要考研,那么HR势必要对你say no的。这就好像是告诉面试官,你就是来这儿走个过场。在HR眼中,你直接埋下了两个“不定时炸弹”:一是你只能待一年,二是在这一年里的你,还不一定会兢兢业业地工作。
听到这样的回答,如果我是HR一定不会要你的,这个成本未免太高了点。但是换个说法就大不一样了:“未来根据需要,我可能会继续深造。但在此之前,我想好好锻炼自己,做出一定的成绩。”这个时候,HR想必还是会给你机会的。
很多人可能觉得稳定性这个东西太不靠谱了。毕竟现在这个时代,世界每天都在变化,很多事情我们自己说了不算。不过,面试其实就和谈恋爱有点像,我们都不知道自己能够干多久,我们的感情能走多远。可是啊,结果不重要,态度才是最重要的。如果你在一开始就想着啥时候撤退了,那谁敢要你呀,是不?
总之,职业规划这个东西,我们还是多少需要准备一下的,可能不一定能够完全实现,毕竟现在的变数太多了。
但你一定得明白,你具体的职业规划不是重点,职业规划背后的态度才是,HR希望在你的职业规划中看到他想要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