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三联生活周刊
“皮革厂会倒,小姨子会跑,只有你会打工打到老。早安,打工人!”
“打工累吗?累。但是我不能哭,因为骑电动车的时候擦眼泪不安全。”
最近关于打工人的段子刷遍网络,这种土味中夹杂着幽默、自嘲与辛酸的宣言真是戳心窝的真实了。
“打工人”不再特指改革开放初期沿海地区一带的打工仔、打工妹了,今日,它的范围囊括了所有从事体力劳动或者技术劳动的人,包括在工地搬砖的工人、办公室“996”的白领、中层领导、创业者,都可以自称“打工人”。甚至有人简单粗暴的量化了一下:月薪五万以下的工作者都算“打工人”。
打工人、打工魂、打工都是人上人。用本山大叔的话来说:我觉得劳动者是最美的人!
虽然都是最美的劳动者,但打工人和打工人之间也是有差别的。就像美人和美人之间,也是有高下之分的。在打工人的世界里,自由职业是这个世界里垫底的工种,因为打工人存在这样一条鄙视链:五险一金交的多的 > 五险一金正常的 > 交三险一金 > 没有三险/五险一金。而多数自由工作者没有缴纳任何保险和公积金。
《重版出来》剧照
自由职业(Freelance)较早以前是指自由作家、自由记者等,没有隶属于任何公司或和特定公司签订专属契约的职业型态。常见的自由职业者包括:作家、撰稿人、漫画家、插画家、翻译、“不入流”的演员、模特、歌手也属于自由职业者。
作为一名除了上缴个人所得税、没有缴纳五险一金的自由职业者(独立撰稿人),今年是我从事这份工作的第五年。五年做下来,我的感受是:每一天都慌张并焦虑着,但我恐怕不会再做除自由职业的第二份工作了。
很多人对自由工作者有误解,他们以为“自由工作者”的关键词是“自由”,非也!“工作者”才是这个职业的核心词。这意味着,你得出活儿、赚钱、养活自己、以及养家糊口。在我看来,除去刚起步阶段,如果一份自由职业没办法养活自己、或者为家庭经济做一份贡献,它只算是玩票,不能算工作。
有人问过我,在没有“监管”、自己制定目标、几乎是单打独斗解决所有问题的情况下。五年来你是怎么扛下来的?要知道,自由职业者是很容易自由过头、一事无成的。
其实很简单,能够把一份自由职业坚持下来不需要什么时间管理、习惯的养成这些技巧,最基础的因素,你只要没钱就行了。
《82年出生的金智英》剧照
请试想一下这个场景:到月底了,你的房租还差1/3没着落,而周末你得去超市采购下周的口粮,这意味着好几百大洋又要花出去了。虽然你不需要支出通勤费、置装费,但在家办公意味着你要买好一点的座椅和写字台、要穿舒服一些的居家服、24小时在家水电煤费用也会更高。这些都是一笔开销,需要你搞定。
而你的自尊心又不允许你向父母伸手要钱、或者向朋友借钱。这个时候,你除了发非图强、拼命接活外,还有别的出路么?
所以,自由工作者根本不需要什么钢铁意志,让他游走在贫穷和破产的边缘,就足以提高生产力了。
在《流动的盛宴》这本书里,海明威记录了巴黎落魄时期的生活。不再成为驻欧记者、失去了收入后的他和老婆住在锯木厂楼上的一个套间里,房间简陋,冬天的时候会很冷,因为没有多余的钱买木材生火,他只好去附近的咖啡馆写作。
海明威常去的丁香园咖啡馆,选自《流动的盛宴》
饥饿是常有的事。为了避开诱惑,他会去卢森堡公园。“因为从天文台广场到沃日拉尔大街的一路上,你不会看到,也不会闻到任何吃的东西”;最为贫困的时候,海明威甚至去卢森堡公园偷袭鸽子,逮住了就回家炖了吃。
海明威说“巴黎是一场流动的盛宴”,但在这场盛宴里,他却时常饥寒交迫。
不过,正是在这样的窘境中,他写出了《太阳照常升起》。这本书被研究海明威的学者誉为“是海明威最伟大的作品”。贫穷和杰作之间未必有因果关系,但贫穷的确可以把一份普通的工作变成有所成就的起点。
当然,我的生活境况没有海明威那么窘迫。没到交不出房租、还不上贷款、需要担心下一周伙食的地步。养家、养娃的是有另一半和我对半扛;而且在成为独立撰稿人之前,我有七年的工作经验(交五险一金的那种),无论从积蓄还是阅历上来说,都有一些基础;加之父母安康、有退休工资,现阶段不需要我养老。这些条件让我有勇气试水,并且很幸运在较短时间内就赚到了收入。可以说,是非常运气和顺利。
但每天我能在书桌前枯坐N小时的动力,就是家里确实需要这笔收入。所以,想要保住自由职业这个饭碗,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物质方面不要太饱和。
有更高追求的自由职业者,他们不会只向钱看,而是内心抱有某种理想,促使他们把这份职业坚持下去。
我家小区的菜场有一对卖菜的农民夫妇,春天卖菠菜、夏天卖土豆、秋天卖各种萝卜、冬天卖白菜。夫妻俩在那个市场卖菜十几年了,每天早上七点入场、晚上八点收摊儿,一年365天几乎没休息过。
我爸妈是他家的老主顾,对家里的情况有些了解。两口子来自农村,生了一儿俩女。虽然俩人只有小学文凭,但深知读书改变命运的重要性,两个人起早贪黑供三个孩子读书,孩子们也争气,两个大学毕业当了老师,一个正在读了研究生。
这对菜场夫妻也是自由职业者,他们365天全年无休工作是为了评选劳模么?或者仅仅是养家糊口么?当然不是。如果他们像很多农民那样,甘愿待在农村、养大孩子、然后让孩子们继续当农民,大可不必活得这么辛苦。
当一个人真心抱有某个高于自身能力的理想时,即便像自由职业这种没保障还考验意志力的工作,普通人也是可以拿下它的。
自由职业的最高境界是将工作与自由合二为一。实现合并的关键是懂得取舍和自律。
在撰文著书界,最牛玩家要数众人熟悉的村上春树了。
作为一名近四十年的职业作家(也是自由工作者),村上春树在自传体小说《我的职业是小说家》里提到他职业生涯的每一天是如何度过的:
每天4点起床,写作5小时,每天必须写出10页稿纸,每页400字(相当于电脑屏幕的两页半),无论是提不起劲儿还是文思如泉涌,坚持写10页就停止;
下午跑步1小时或游泳1.5小时,然后读书、听音乐;
晚上9点就寝。
这种规律到如同瑞士机械表分秒不差的作息生活,在旁人看来是自虐,但对村上春树来说,恐怕是乐在其中。
选自村上春树《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
村上村树早年开过七年的爵士酒吧,29岁决定开始写作坚持至今。如果说刚开始做这份工作靠的是“坚持”,现在恐怕这份职业早就和他的生活、生命、人生一切和谐地融为一体了。他热爱的阅读、喜欢的爵士音乐和跑步、以及规律的作息,都在为一个核心——写作服务、做支撑。
四十年来,多少新工作和行业诞生,但弱水三千只取一瓢,这是一种笃定的取舍,伴随着令人发指的自律才能取得如此瞩目的工作成就。
在我前两年做撰稿人时,我还想过要不要返校回炉重造一下,出来换个平台找份“正经”工作。熬过前两年,我越来越享受自由职业带给我的痛苦和乐趣。
这份职业带给你的焦虑是真实的,但你无处躲避,只能怂一会儿后硬着头皮去面对,因为这支队伍只有你一个人;
这份职业带给你的慌张是真实的,因为“不进则退”这个道理明白无误地显示在了你的银行卡里,胜过万语千言大道理;
这份职业带给你的快乐也是真实的,因为你做着自己或喜欢、或擅长的事,不拘泥于过多条框规则、不必经历过于庞杂的人事。
我想不出在打工人的365行里,还有什么工作比自由职业更单纯、更自洽。剩下的事就是,别忘了给自己买份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