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蜜蜂远程办公让你在工作的时候也可以出去看世界

随着网速的快速提升,远程科技的发展,热衷于远程办公的你,当看到这篇文章时,可能你正在某一家咖啡厅内通过即时通讯服务和同事进行交流,并准备使用微信与上级沟通,此外,你还打算给重要客户发一份邮件……

很多人认为远程办公并非最佳的办公方式,但事实上,随着科技的发展,一些公司尤其是科技公司已渐渐接受了这种办公方式。小蜜蜂远程办公的负责人黄万根先生就远程办公谈了他的看法。以下是全文。

远程办公分为“远程”和“办公”两个部分,是利用现代互联网技术实现非本地办公的一种新型办公模式。虽然远程办公目前来看还是比较新奇的一种工作模式,但据报道显示,在2020年,大约有50%的科技公司将会有超过30%的员工实现远程办公。这听起来似乎有些疯狂,但无论员工还是公司,都会从远程办公中获得收益。

办公地点自由化

远程办公可以让人们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办公地点。注意!是任何位置!只要那里有网络,你可以在任意一个地方办公,甚至是南极(如果那里有星巴克的话)。不过,在你选择办公地点时,还应该要考虑到以下因素:网络质量、服务质量、犯罪率、天气、开销成本。

那么该如何准确地了解这些因素呢。个人建议是访问Nomad List(网站)互联网工作者的城市排名,在那里你可以获得你想要的所有信息。要知道,Nomad List的信息都是由全球的数字化游民直接提供的。

降低开销成本

远程办公的最大优势是什么?可以不穿衣服工作?开什么玩笑,当然不是这个!而是你可以选择住在生活成本比较低的地方。譬如,从一个国家获得薪酬,但你可以选择在另一个国家消费,这会带来巨大的好处。想象一下,你可以拿旧金山水平的薪酬而选择一个消费水平低于旧金山的地方生活。这种做法不仅能让你自主选择自己向往的地方,还可以节省一大笔资金。但这笔钱会有多少呢?可以看看下面这张图:

如果你可以实现远程办公,你的支出会变少,你会省下更多的钱。

想想稳定的经济可以给你和你的家人带来多少好处,你也不用局限于当前的工作。这可是一个极其明智的选择。

你会觉得孤单吗?

请记住,远程办公与在办公室里办公不同。你身边没有其他的同事,你不能和他们边喝咖啡边闲聊。你需要培养一个远程办公室的正确心态,有时你可能会觉得孤单。但你会有很多和同事、朋友联系的方式,譬如微信、聚会、Skype和Slack等。

你需要成为可以处理好这些事情的强大个体。从这个角度来说远程办公并不适合所有人。

团队交流无碍

远程办公也可以像其他团队一样工作,在工作过程中也会使用到类似的办公工具。我在Toptal公司工作的时候,在没有办公室的情况下,我见证了这家公司从7名员工发展到现在的100多名员工,整个公司都在利用远程办公。其中一位联合创始人Breanden在创建公司后,就一直在世界各地旅游。很多人会觉得这样太疯狂了,办公的同时也能游走世界。我们是如何进行日常的团队交流的呢?主要是使用了以下几种工具:

日程交流和会议工具——Slack和Skype每周展示—— GoToMeeting任务管理—— Trello、Jira 以及Freshdesk团队管理——Custom Tools

合作协作——Invision、Trello以及Collabshot

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但事实是利用这些办公工具,加上适当的时间安排,真的可以远程运营一家公司。此外,如果你要远程开会,请记住你要保证会议的时间和内容的合理性,让所有人可以快速地投入到各自的工作中,要知道,开会并不一定是好事。

设计与远程办公

在这五年里,我一直在远程办公。我是Topatl团队的负责人,在我的经验里,我发现了一些有趣的事:

第一,远程办公很难设计出令人惊讶的产品。

你可以轻松地传递98%的正确信息,但想要将剩下2%的信息也完美地传递却很困难。因为有些内容真的很难在网上进行沟通。与设计师面对面地交流和在线交流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方式。

第二,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

相比办公室办公,你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来鼓励员工和通知他们细节上的事。

第三,需要让你传递的信息更加直观易懂。

当你向团队反馈或是传递信息的时候,内容是什么并不是最重要的,你需要保证你反馈或是传递的信息是正确且直观易懂的。

远程办公如何设计出好的产品?

经过不断的试验,我们发现了一种有效的方法:采用远程办公和定期面对面交流的方式。在产品进行创作时可以完全采用远程办公,之后每隔一段时间把团队聚起来进行头脑风暴,解决设计中出现的问题并加以改进,之后各自回到自己的办公地点。最理想的情况是,每3个月或4个月进行一次头脑风暴会提高整个团队的工作效率;不过大家在一起的时间也不要超过2周,否则你将失去动力。

远程办公的未来

随着越来越多的公司特别科技公司都开始这种远程办公模式(可能因为成本、当地缺乏有才华的员工或是其他方面原因间接导致出现这种模式),我很好奇远程办公对于经济会有什么样的影响。而可以确定的是,随着这类人群的增加,势必会使这一模式更加成熟,经济也必然会发生一些改变。

在家工作、远程办公在亚太地区已成趋势,中国越来越多的人在家上班

中国越来越多的人在家上班,而在雅虎宣布雅虎员工不能继续远程办公之前,灵活的远程办公还被视为未来的发展方向。

  玛丽莎·梅耶尔的“禁令”是,要求自6月1日起,所有员工需要出现在办公室工作。

  这不仅仅在美国,而且在全球范围内的职场上引发了轩然大波。“禁止远程办公究竟是进步还是倒退?”“公司现有的弹性制度在未来是否也会取消?”各种疑问随之而来。

  人力资源服务公司Kelly Services的全球劳动力指数(KGWI)调研或许能回答一些问题。

  从来自美洲、欧洲、中东、非洲和亚太约12.2万名受访者的回应来看,远程办公至少在亚太地区已渐成趋势。

  在全球范围内,有超过四分之一的受访者(29%)表示,每周至少有部分时间采取远程办公的方式。而亚太地区受访者在家办公的比例(37%)要远远高于美洲(24%)及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23%)。

  “在我熟悉和所在的知识服务行业,我已经感受到中国地区远程办公这一趋势。”来自AC尼尔森大中华地区的资深总监徐欣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表示。尼尔森就已经有相当比例的员工实行远程办公。

  服务于一家综合性跨国银行并负责中国区业务的人力资源总监Sophia(化名)向本报记者介绍,对于公司“每月可以有三天在家办公”的弹性规定,在实际操作中中国地区的很多员工都会采用。

  对于时间紧张的员工,尤其那些为人父母、上有老下有小的职场人士,灵活的工作安排可以让他们更好地周旋于工作和家庭之间,因此这样“人性化”的弹性制度也被视为开明的企业文化的一部分。

  为何拥有多数以人性化管理著称的500强企业的欧美等发达市场,其远程办公的比例要远低于亚太区?徐欣分析:“中国市场发展很快,员工数量的增长也很快,无论是出于成本优化,还是出于与客户互动所要求的弹性安排,远程办公都被提上议程,这为个人和公司带来双赢的效果,而且现在互联网宽带和即时通讯技术的高速发展也让它具有可行性。”

  Sophia则从另一方面解读:“我发觉亚太这边很多的配套福利不全面,很多员工家里的老人、小孩都需要亲自照顾,所以中国不少员工都会愿意采用弹性而灵活的工作安排。”

  “远程办公意味着工作模式的巨大改变,因此其优点与缺点需要雇主和员工加以仔细权衡。”Kelly在报告中建议。

  中国受访者认为远程办公最大的优点在于“最大程度减少通勤时间及相关费用”,其他例如“处理突发个人事件时灵活性更大”、“干扰更少,从而促成关注度和工作效率更高”、“工作时间缩短,获得更多自由/私人时间”等都是支持性颇高的选项。

  在梅耶尔取消远程办公的“诏书”下达后,雅虎一名前员工就这样评论:“在家工作的生产力要远高于办公室。为什么?我不必忍受那些自以为很重要的程序员在那相互嚷嚷,说着和工作无关的事情,我也不必每隔20分钟就要被那些来回走动去喝咖啡、踢球的人打扰。”

  得克萨斯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远程办公比那些只在办公室办公的人工作时间要多出五到七小时。2011年,非营利性人力资源协会WorldatWork所做的一份研究发现,弹性工作文化更强的公司,其人员流动率更低,而员工满意度、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投入度也会得到提高。

  当然远程办公同样存在缺点,中国受访者认为远程办公最大的缺点是“失去在现场与同事/经理协作和联络的机会”,其次是“获得公司信息和参与团队活动的机会减少”以及“难以将工作和个人生活分开”。

  沃顿商学院管理学教授Sigal Barsade认为,面对面交流有效是因为这是传递信息最可靠的方法,在一场对话中有超过一半的情感信息是通过面部表情传递的,还有超过三分之一的信息来自说话的语气,而只有7%的信息真正来自于所说的话。此外,面对面的接触能增加团队特别是陌生员工之间的信任和凝聚力。

  梅耶尔就希望借助专注于协作和沟通的团队能推动雅虎快速地前进再现往日的辉煌,而员工的远程办公很难实现她所需要的团队的连接。

  此外,还有一样工作是现实而棘手的挑战,那就是:管理远程工作者。公司必须确保远程的工作效率和面对面(尤其是合作项目)时一样高。

  Sophia坦言:“老板最大的担心就是,员工在家办公的生产力是否和他在办公室一样?”

  除了需要配套银行保安系统所要求的各类硬件,Sophia所在的银行还制定了一系列的规定来支持远程办公使之更有效,例如:“员工一定要能随时上网”、“办公室的电话一定要转移连接到自己的电话上”等。

  但Sophia认为更为重要的支持是软性的,这主要体现在领导对员工的信任以及员工的自律,这样才能让远程办公的协作更有效。而徐欣的建议则是:“设定明确的绩效考核目标和系统化的进度报告。”

在家上班、远程办公、弹性工作时间越来越普及越来越受欢迎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在家上班、远程办公、弹性工作时间和类似方法对雇主和员工来说都是好事。这种工作安排方法正在日益成熟

  对于一个员工, 如果他感觉到没有创造力,他不犹豫地停下轮班工作,稍后将会回到自己的岗位。惠普公司打印机集团机械设计工程师Short说: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在非常规范化的朝九晚五型办公环境下有创造性。他说,在家里,你停止看表,人们可以把精力更加集中在如何完成工作上。

  在非常规的工作安排方面,Short的观点并非仅此一家。在网络泡沫破灭以后,一些技术公司取消了远程办公方案。但是由于更好的技术,员工愿望和集中精力工作的结果,技术产业中有些企业正在给员工更多完成自己工作的弹性选择。

  家庭与工作研究所总裁Galinsky说,如果设计合理,远程办公、弹性工作时间和类似方法对雇主和员工来说都是好事。这种工作安排方法正在日益成熟,它从不过是用来吸引员工的胡萝卜变成了全球化竞争激烈的经济环境下经营的基本方法。

  她还说,提供弹性工作制不是一种标新立异,弹性工作选择是有效率公司的组成部分。

  诸如远程办公和弹性工作时间这些做法已有数十年了。但是在1990年代后期变得更加明确,原因是互联网和电子邮件使得远程办公更加可行。此外,在网络狂热期间,技术公司为了抓住技术天才,它们向雇员开出了许多自由的工作条件,答应员工有更多选择。还记得有人带着宠物上班的故事吗?

  在互联网泡沫破灭以后,由于这些公司更加关注公司的财务状况,一些企业重新评估了工作场所规则。研究远程办公的分析人士指出,一些公司在这个十年早期决定限制自己的远程办公政策。严格地说,技术公司有时候在这个问题上更加保守。

  分析师只是,这种公司是因小失大。因为远程办公可将员工的工作效率提高5-20%,绝大多数办公室是功能不健全的,停止远程办公的做法令人难以置信。

  家庭与工作研究所所长称,一些公司企业在1990年代后期设计了“小儿科”式的工作场所政策。该作研究所的研究成果表明,制定弹性工作方针对雇主和员工都是最佳选择。如果做得好,它使双方双赢:研究表明,采用弹性工作制的员工更热心自己的工作,更有决心帮助自己的公司获得成功,也更有可能愿意与雇主一起工作,同时更满意自己的工作岗位。

在家上班远程工作有效提升公司文化多样性

如果在工作的同时又能去世界各地四处旅行,那么你愿意吗?小蜜蜂远程办公初创企业让这种远程工作形式成为可能。Margot Mazur 是商业视频网站 Wistia 的一名成员,她在体验了一段时间的远程工作之后,分享了自己在远程工作方面的体会和感触。在原题为“Tech companies: make remote work part of your diversity and inclusion efforts”的文章中,她分析了远程工作形式的魅力所在,并就如何最好的发挥远程工作的效果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我通过 小蜜蜂远程办公 边旅行边工作的日子马上就到一个月了。在这段时间里,我对远程工作深有体会,对于这种“数字游民”文化和生活方式感触良多。对于如何在距办公场所数千英里远的距离发挥出自己的最佳工作状态,我也有了自己的体会。

远程工作对于公司和员工来说都是一种有利的工作形式,但这种形式却并不容易操作。通过我这段时间的一个体会,我希望能够为那些正在考虑采取远程工作形式的科技初创企业以及那些想要加入远程工作队伍的个人提供一些参考。

远程工作的价值

远程工作机会是多元性公司文化的一部分

公司文化多样性是现在我们经常会提到的一个字眼,其实在我们谈到多样性的时候,我们说的更多的是机会。为了营造多元文化的公司,我们应该好好来考虑一下公司职位的申请过程。我们如何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才到我们公司来,为我们带来多元化的经验和想法?接受远程工作形式就可以让公司吸引到那些无法来到办公室办公的候选人群,无疑大大扩大了候选人的范围。消除了去公司总部上班这一物理限制因素,可以为更多优秀的候选人提供申请机会,公司职位申请人群也会更广泛,更加多元化。

当你的公司需要招聘新员工时,不妨考虑一下哪些人不会申请这些职位,然后对应想一下如何才能让公司对这些人更具包容性。这些人可能住的离公司很远,可能有小孩需要照顾,可能身体有残疾不方便坐车上下班,可能需要照顾患病的家庭成员,也或者在高度社会化情景中会产生焦虑等负面情绪等等。但是,这些因素并不代表他们无法胜任这份工作,其实这些因素根本不影响他们去完成这份工作所需的资质和热情。如果您的公司没有这种对于远程工作的友好政策,那就相当于剥夺了这些具有不同经验的人才为公司效力的机会。

远程工作员工能够为公司带来新的经验体系

经验的多样性有助于创造更加多元化、更具包容性的公司文化。来自不同背景,具有不同生活经验的人对于产品、问题的发现和解决都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和方式。远程工作可以说是打开了另一层多样性,是一种基于位置上的多样性。

与此同时,对于求职者来说,远程工作机会能够让他们到各处旅行,拓展多样文化视野,丰富体验,形成更加健康的世界观,从而为公司和产品注入更大气的想法,塑造更远大的目标和发展方向。

上个月,我同来自世界各地、形形色色的人会面,一起工作,一起生活,其中有来自克罗地亚、法国、德国、爱尔兰的人,也有来自南非、菲律宾和墨西哥等地区的人。虽然一起相处的时间很短,但这些人却教会了我许多。我得以有机会聆听他们的各种体验,为他们所遭遇的各种问题而同情和惋惜。我开始了解他们的历史和他们不同的社会状况。

所有的这些文化知识在一些专业环境中迟早能派上用场。在进行在线和现场社区设计时,在与国际客户合作时,在为一款全球性产品策划新功能时,甚至是在回答一些产品支持系统的常见问题时,我都可以用到这些背景文化知识。我们要学的东西远比在线课程能够教给我们的东西要多得多,远程工作所带来的这种文化沉浸能够帮助我们跳出家乡的束缚,越过办公室的局限,克服由于身处位置单一而形成的一些条条框框。

远程工作益处多多,但并不容易操作

虽然远程工作听上去十分美好,但要操作起来却也相当困难。它需要员工和雇主共同努力,来共同塑造一个有效的远程工作系统,系统内的团队成员能够感觉到自己是整个公司团队的一部分,他们的意见能够传递到公司,并进行及时的沟通和反馈,从而发挥出他们最佳的工作状态。

在过去几年时间里,我了解了很多有关远程工作方面公司与员工有效合作的一些政策,在这里我也很愿意将这些对我有帮助的内容与大家一起分享:

尊重远程工作时间。整个工作团队成员都应该明白,他们需要尊重远程工作人员的时间,在远程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段内同他们进行沟通和交流,而不应在工作时间段以外去联系。因为对同处一个办公室的同事,你肯定不会在凌晨两点向他发送电子邮件,并且还期待能得到对方的即时回复。所以,请记住你们团队远程工作人员的所在时区,避免安排不合时宜的会议。您也可以使用像 FoxClocks 这样的 App 来了解远程工作员工所在时区的准确时间。

远程工作人员可以使用 Slack 的新状态功能,将工作时间设置在状态中,这样便于团队其他成员了解他们何时在线。

在你工作效率最高的时间和地点工作。人们可能会认为在热带地区工作就像在休假一样可以美美的睡个懒觉,但事实并非如此,因为我是在早晨时间工作效率最高。我起床后,简单吃一点早餐,然后在中午以前会搞定大部分的重要工作内容。这也就是说,我更喜欢在上午七点到下午三点这个时间段工作。但是,由于时区差异,如果我坚持这样做,那我每天的工作时间经常会延长到 11 个小时,才能与我的其他团队成员一起开个会。

改善这一问题的一个好方法是中间好好休息一下。我仍然坚持在我工作效率最高的早晨和上午时段工作,然后午餐时间我会好好享用,放松一下,或者是在新社区散散步。要知道,无论你身处何地,每天工作 11 个小时都会让你产生倦怠情绪,所以搞清楚自己的最高工作效率时间段,有效地利用这些时间,同时也不要牺牲你自己的个人时间。

远程工作并不总是意味着一个人单独工作。虽然对于一些人来说,也包括我自己,在一个安静的房间工作相比开放的办公室来说工作状态要好得多,但即便如此,让自己融入当地社区也有助于为你创建一个类似于你以前习惯的那种工作环境。在你所在区域找一个适合当地科技界社区以及数字游民的工作环境,你可以使用 Work Hard Anywhere 这一工具来寻找这样的工作区域,或者是找一个有着优质Wi-Fi 网络连接的咖啡厅备用。

充分利用能够让你有团队融入感和一体感的工具。远程工作时,你可能很难有自己是办公室内工作团队中的一员这种感觉。所以,充分利用那些能够让你融入到集体阵营的工具可以帮助你减轻生疏和背离感。HelpScout 网站就他们用来进行远程协作的工具发表过一篇很棒的文章供您参考。此外,您也可以考虑以下方法:

我喜欢使用 Zoom 这一视频会议平台,相比 Hangouts 和 Skype 来说,我感觉 Zoom 更适合我,它的品质很棒,并且记录会议操作简单。重点是,为减轻远程工作人员的背离感,视频会议最好是每位成员都在自己的办公位置上,通过自己的电脑来连接。如果只有一名员工是远程工作形式,而其它团队成员都同处一个大会议室,那情况就比较尴尬。远程工作人员必须留意在座人员的肢体语言,竖着耳朵去听那些几乎听不清的笑话,并且要在恰当的时间取消静音模式来发言。而通过 Zoom,每个人都可以使用自己的电脑来参与到视频会议中来,这样在一个机会均等、公平的环境中更容易进行交流。

如果让每个与会人员都通过自己的计算机来进行连接不可行的话,那我会使用 Owl 来进行视频会议。Owl 是一款 360 度的全景视频摄像机,能够将镜头随时聚焦正在讲话的人。之前,在进行视频会议时,都是由会议室的员工来回传递电脑,以便房间各处的在座人员都可以听到。这样很麻烦,而且对于远程工作员工来说,当计算机只是朝向某一个人的时候,很难听清其他人在说什么。使用 Owl 视频会议工具,便无需再四处挪动电脑,远程工作人员也更容易看到、听到团队其他成员的讲话内容,这一点真的是很可贵。

在远程工作时预约会议时间是很头疼的一件事。由于时区的改变,我们需要来来回回地通过邮件来确认一个合适的会议时间,但往往还会出错,又不得不重新来安排。所以,我现在使用 Calendly 工具,这样其他人就知道我在哪些时间可以与他们进行视频会议。这些时间会直接转化为他们所在时区的时间显示出来,这样就省去了计算的过程,双方都更省力。

尝试参与到公司原来的互动活动中,并找到适合远程互动的新方式。远程工作意味着你要离开你原来固定的工作场所,因此你也就无法再参加之前的一些活动,例如午休时间的乒乓球比赛或者是公司每月组织的一些娱乐活动。你需要对以前的这种活动习惯稍作调整,来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同时你也可以“发明”一些新的活动,从而保持与公司同事的这种互动。

这些新的互动活动能够提高远程工作员工的参与度。你可以每周都向团队成员发送一个简短的视频,记录你在周末的一些活动,你也可以让他们回发给你他们的周末活动。或者你可以与某个团队成员约好午餐时间视频通话,或者是早餐、下午茶或者晚餐都可以找个同事视频通话,聊一聊当天发生的一些琐事,或者是现在在忙得一些工作等等。这些小的习惯能够很好地帮助你找到团队的归属感,增强团队的凝聚力,所以你可以想一些适合远程与同事互动的形式,然后让这些形式成为你的一个生活习惯。

远程工作对于公司以及雇员来说都是一种能够十分受益的工作形式,在提升公司文化多样性、包容性,促进公司成长和产品完善方面的影响毋庸置疑,但要最大化发挥远程工作的效果需要双方的共同努力和付出。

小蜜蜂为远程工作人员推荐21种组织工具更从容远程办公

未来的工作就在这里,…它在你附近的咖啡馆、沙发或合作空间里开设商店。

远程工作的员工数量-以及使之成为可能的公司-在不断增长。

五月份,小蜜蜂远程办公发现70%的专业人士每周至少一次远程办公。这家国内专业的远程工作招聘网站认为,到2020年,全球劳动力中至少有50%将处于完全偏远的状态。

小蜜蜂的调查发现,在家上班灵活的工作可以提高生产力、创造力、留住工作人员和工作满意度。这都是除了电子通勤和自由职业带来的财务和战略优势之外的所有因素。

远程办公的能力和数字办公租赁服务的出现,导致人们对工作地点和工作方式的态度发生了变化,并挑战了传统的9至5小时工作时间。

如果您熟悉Testlio,很可能您已经知道我们与10,000多个远程测试人员一起工作。这些经核实的测试人员手边有4500个独特的设备,覆盖了60多个国家。

在家上班远程办公除了降低开销外,远程工作还提供了许多好处,包括在工作和生活之间找到平衡。

“那些感觉控制自己生活的员工与管理层有着更好的关系。他们可以把职业问题留在工作岗位上,把个人问题放在家里。“-泰斯利奥首席执行官兼创始人克赖斯特尔·克鲁斯特·克

此外,以鼓励工作与生活平衡而闻名的组织对员工也变得非常有吸引力。这有助于为任何职位空缺吸引一批有价值的候选人。

但是,管理一个分散的团队,成员从纽约到廷巴克图,都会让人望而生畏。除了聘用具有较强沟通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的有自我激励和经验丰富的员工外,重要的是招聘懂技术的团队成员,他们了解协作的重要性。

虽然没有手册,但是有很多的工具可以让团队中的每一个人都走上正轨并进行交流。

通讯

由于有了许多很好的工具,远程团队内部的沟通比过去要容易得多,从保持联系或建立公司文化开始。

松弛

无可争议的团队沟通冠军,让你创造不同的渠道,为不同的主题或目的,如营销,设计,社交媒体提及(#社交-提及),或新员工(#了解-了解)。

共享文件和访问档案很简单。虽然透明度总是被鼓励,人们也可以发送直接信息或创建一个部门沟通小组。

随着越来越多的应用程序和集成,Sack可以根据您自己的工作流进行定制,并与此列表中的许多其他工具连接,并允许您设置自动通知。

Skype

又老又好,Skype是一个经典的视频呼叫应用。

免费使用本地和全球,该平台还包括即时消息,视频通话,语音通话,团体通话,所有从Skype桌面或移动应用程序。

“远程工作是关于交流的。我使用Skype是因为我可以记录我的对话,我也可以跳过一个电话,而不需要切换到另一个系统。“艾瑞克·埃伯特,Zenkit市场经理

Rocket.Chat

Rocket.Chat是一个由社区开发人员根据自己的需求构建的通信平台。

Rocket.Chat不仅仅是一个消息传递平台,它直接面向开发团队。不管你是想和同事聊天还是视频聊天,火箭。

此外,Rocket.Chat是开源的,这意味着它很容易用大量其他工具进行构建和定制。由于它的文件上传和共享,该程序是Sack的有力竞争对手。

“火箭。Chat允许我们随时与测试人员交流。推送通知是紧急消息的关键。除了是一个结构良好的沟通工具,它还允许我们保持社区的参与.我们需要一个平台,让我们可以创建一个环境,您可以轻松地切换到有趣的聊天和项目相关的讨论。有了火箭,这是可能的。“-卡斯帕·基克皮尔,Testlio社区成长经理

变焦

有时候,你想要做的不仅仅是发送一个快速的信息。但是过去使用不可靠的视频会议工具和令人沮丧的技术问题的经验使您无法这样做。这里是变焦闪闪发光。

对于仍在使用其他平台的免费版本的公司,Zoom允许多达100人参与其免费计划。

这个简单的视频会议工具被Gartner评为最稳定和最可靠的。使用SLED集成,团队成员可以通过键入“/缩放”来接收即时会议链接。

视频呼叫和屏幕共享是管理远程团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尽管有很多可供选择的选项,但Zoom的视频会议平台提供了简单和有用的功能,无论您是付费客户还是非付费客户。本·伍兹、所有者和媒体策略师

专业尖端

人是社会性的生物,需要感受到连接的…。尤其是在远离其他同事的时候。在寻找公司完美的沟通平台时,请考虑这一点。

不要把交易限制在严格的业务上。偶尔的问候或分享一个有趣的视频,可以帮助鼓舞士气。

开发与设计协作

设计通常是一项团队运动。从白板到批判性,分布式设计团队必须能够实时协作。

建立一个对你所在部门的每个人都有效的工作流程,同时考虑到你可能并不总是和你团队的其他成员进行面对面的互动。谢天谢地,科技可以让人觉得你很亲近,即使你不在的时候也是如此。

INVISION

INVISION允许团队为移动和Web应用程序创建交互式原型。

Invision是最全面的设计软件套件之一,它使远程办公人员在整个设计过程中保持同步。

这些程序可以促进异步的设计讨论,跟踪来自每个人的反馈,并演示轻松有效的交互,从而使您能够进行线框、计划和设计。这是市场上最好的快速原型工具之一。

“当你的客户有一个更好的环境来看待他们时,反馈就会好得多。”Invision模仿实际的网页浏览体验。这意味着你可以控制别人如何看待你的设计,这是一件伟大的事情。

GitHub

GitHub是所有标准下最受欢迎的源代码托管平台。

它适合于大量的项目,是大多数开源软件的首选。

事实上,它是最流行的软件产品开发工具团队之一-不管是远程的还是内部的-都比较喜欢。

通过支持多级访问系统,GitHub在全球范围内创造了一个安全的开发环境.它很容易与其他服务集成。

专业尖端

在网上合作时,一定要提供详细而清晰的信息,说明你在问什么或说些什么。发送图像、代码示例和源文件以补充您的消息。记住,太多的信息总比不够好。

虽然让团队成员进入核心协作工具是很费时的,但是如果团队中有人不理解,他们会回避参与。确保您解释了所使用的所有必要工具。

项目管理与工作流

如果不在同一个房间里,管理团队的生产力就会变得更加复杂。选择合适的项目管理软件可以使分布式公司成败。

亚特兰西安·吉拉

是泰斯利奥队的主打,亚特兰西安·吉拉帮助敏捷团队计划和跟踪项目和问题。跨平台敏捷软件开发和团队协作工具允许成员快速高效地交付软件。

从市场营销到设计,再到DevOps,Jira是在考虑每个部门的情况下建造的。每个人都可以轻松地在同一个页面上…还有计划。

萨皮尔

工作流自动化是每一家现代企业的必由之路。当涉及到分布式团队时,这一点尤其重要。

全球团队依赖萨皮尔氏最新的文件,以确保每个成员在同一页,没有工作是横向产生。

通过将公司的组织应用程序链接在一起,Zapier的自动更新有助于促进一种强大的远程工作文化。

Zapier是我们机构的额外团队成员,将我们的系统连接在一起,并管理数据的推拉。亚历克斯·明钦,Zest数字管理合作伙伴

特雷洛

看板式的项目管理工具,特雷洛几乎可以用来做任何事。从产品开发到编辑,从管理自由职业者到日常公关工作。

一个可视化的待办事项清单极大地帮助每个项目按计划进行.您可以创建板和卡片来管理整个项目。

它的拖放功能允许您轻松地将文件和图像附加到卡片上。您可以为计划策略和跟踪策略进度指定到期日期、标签、团队成员和注释。

巴塞坎普

电信的最初支持者之一,巴塞坎普为跨不同时区的团队创建透明度、结构和问责制。

Basecamp允许您轻松地创建项目,并将-do和截止日期分配给成员。有了它的日历功能,您就可以快速发现某个团队成员错过了一个里程碑。

专业尖端

建立一个工作流可以让你自由地专注于核心任务,避免微观管理。

不是每个人都会同意你关于如何完成工作的想法。不要专门关注工作是如何完成的,而是更多地关注工作本身。制定明确的目标,何时完成这些任务,以及具体负责实现每个目标的人员。

档案管理

数字文件管理对于任何业务的顺利运行都是必不可少的。

这通常更重要,因为在无法联系到同事或您需要将文件传递到另一个部门以供其输入时,地理位置分散的员工会访问文件。

谷歌硬盘

云存储很容易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但当您远程工作时,这是必须的。

谷歌硬盘是任何团队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一到一千。无论是工作文档、演示文稿还是电子表格,GoogleDrive都是免费的、快速的,并且可以从任何一个地方访问。您甚至可以打开和关闭功能、启用共享、更改访问权限和跟踪更改。

使用Docs、幻灯片、工作表等作为Google套件的一部分,您可以轻松地打开、编辑和共享文件。不能上网吗?将驱动器设置为脱机工作,仍然可以编辑文档和电子表格。

“Google套件是一种节省时间的工具,具有其本地协作功能。多个作者修订,通过注释在文档中进行对话,以及编辑和建议模式,允许我方便地编辑文档并跟踪所有更改。“-Testlio执行行政经理JoseapaMiltony

Dropbox

通过电子邮件发送大文件是一个麻烦,当文件太大时是不可能的。一队Dropbox帐户可以是一种很好的方式来确保您正在共享您需要在您的团队中共享的所有文件,并且它们是容易访问的。

它使用简单,可以下载桌面应用程序,便于文件的拖放共享。

缩成一团

缩成一团是基于云的,能够在所有设备上同步所有文件。

该软件集成了Salesforce、MicrosoftOffice和Google-举几个例子。这使得任务管理高效有效。

通信、文件共享和任务管理功能的结合使此应用程序成为一个高效的项目管理工具。

安全工具

我们都知道,我们每个在线帐户…都需要一个强大的、唯一的密码。我们只是不想记住每一个。

密码管理器通过生成和存储复杂的密码来解决这个问题。密码管理器生活在您的浏览器,并采取数字守门,填写您的登录信息时,你需要进入一个特定的网站。您只需为经理本身记住一个密码,其他的一切都会为您处理。

1通

1通包括功能,如能够将文档或图片附加到登录,以帮助额外的安全性。

该平台允许您轻松地加入具有权限概述的新团队成员。它还会自动监测所有账户的违规情况。

“远程团队协作通常需要共享对相同工具的访问。手动将密码存储在计算机上的电子表格中已不再安全了,就像1 Password这样的密码管理器就是在这里输入密码的。“-Testlio IT管理员Kristen Kivimaa

LastPass

作为密码管理中最强大的名字之一,LastPass在提供许多功能的同时又不让用户有更多的选项,取得了很好的平衡。该软件在众多受支持的平台上是直观和快速的。

LastPass免费用户还可以获得无限的密码、密码生成器、安全便笺存储、一对一共享,以及测试自己安全情况的“挑战”。

达什莱恩

达什莱恩它不仅保证了您的密码的安全,而且使团队成员更容易登录到基本的工具中。

该平台使您可以立即更改与DashLane集成的多个登录站点上的密码。它还捕获收据,这是方便的。

然而,免费版本不会同步您的密码到您的手机。

专业尖端

在支持它的所有关键任务帐户上启用双因素身份验证。即使是小规模的初创企业,高价值的账户也需要一个基于电话的2FA。

密码不应通过电子邮件或文本共享或传输。控制登录并确保它们保持安全和保护-特别是在代表客户登录的情况下。

时间管理工具

许多远程团队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是精确跟踪工作时间。由于偏远的工人可以生活在世界各地,管理人员经常有几个人在不同时区的项目上进行协作。

时间管理工具跟踪您团队的进度和日常活动。

时间营地

想确保远程工作人员专注于实际工作吗?时间营地是跟踪用户活动的时间和生产力跟踪器。

在线时间跟踪软件允许您按任务、人员或预算管理项目。TimeCamp无缝地为正确的项目分配时间条目,监视员工的互联网使用情况,并生成详细的报告。

此外,有了生产性活动和非生产性活动的区别,你就知道员工是如何度过工作时间的。

当我工作的时候

当我工作的时候可以方便地安排员工的工作,并跟踪他们的工作或收费时间。这对于每小时远程工作人员特别有用。员工登录和数字“时钟进来”与一个方便的界面。

请参见每周概述整个团队的日程安排,并尽量减少与拖放计划功能的调度冲突。

收获

收获跟踪你团队的进度和日常活动。为单个团队成员、任务或客户端运行报告。

该平台集成了数十个您喜欢的工具-包括Sack、Trello和Basecamp-以节省您的时间并简化您的工作流程。

专业尖端

这是很容易的,只是跳到网上一整天,并做一些工作。但是,重要的是要确定你的工作时间,这样你就有足够的时间专注于工作,而不用占用你的休息时间。

从Facebook到YouTube,再到网上购物-找出你浪费的时间,然后在你设定的工作时间内避免浪费时间。相反,要确保你有规律的休息,这样你的大脑就会恢复活力,并留出时间在工作日以外的时间里从事这些活动。

时间转换器工具

时间巴迪

这,这个,那,那个TimeBuddy应用程序可视地转换多个时区。您可以简单地添加您的队友的位置,以便找到一个方便的时间见面。

免费版本允许您在四个位置之间进行协调。

专业尖端

有时候,您的远程团队会跨越不同的时区。在你期望同事工作的时候,一定要与他们沟通。

员工奖励

不管员工是在现场工作还是远程工作,他们都需要积极主动。不幸的是,没有机会自发地“加油!”当涉及到识别远程员工时,许多经理都不知所措。

木板

用WooBoard来庆祝你的团队的成就。

这个游戏化应用程序为公司提供了一个识别和赞赏员工的平台。

员工通过一个透明的积分系统赚取奖励,然后兑换礼品卡。

专业提示

确定业绩或贡献构成奖励的标准。通过告诉你的团队你想看到的行为,你为他们树立了成功和成就的基础。

为你挑选合适的工具

当涉及到使用基于云的工具来管理团队时,确保每个人都在同一个页面上。

选择合适的软件,让你的员工上船,你就可以组建一个更有效率的远程团队来帮助你的业务发展。

我在百度做程序员到现在在家上班远程办公的真实工作经历

大学一毕业我就进入百度做程序员工作,到现在在家上班做一名远程办公的程序员,这些年的经历值得记录一下。我刚开始去的百度部门是负责在网页上贴牛皮癣,这个比较惹人讨厌的。不过自然会有人发明出一些理论证明牛皮癣的意义,比如长尾理论。还会发展出相应的学科,比如计算广告学。

说远了,其实这些都跟我没关系。偶是个码农,就负责没日没夜的写代码。公司说要向硅谷学习,实行弹性工作制,可这是中国特色的弹性工作制,只可延长,不可缩短。九点下班那算早的,十点下班才算正常。事实上就没有下班的时候,经常会凌晨的时候一个电话打过来,然后回公司去处理线上事故。为什么老在凌晨的时候出事故呢?这跟线上服务有关系,晚上上网的人少,所以很多复杂的操作都留在晚上做,比如更新数据。这些操作往往会导致事故。凌晨不睡觉起来处理事故,有啥好处呢?加班费肯定是没有的。就没有加班的概念,因为是弹性工作制。第二天首先要追究事故责任。如果是我们自己的代码导致线上事故,然后扣钱,通报批评,自我检讨。如果是别人的代码导致线上事故呢?然后老大们会说你们响应太慢了,从事故发生到解决,居然花了一个小时,导致公司损失了多少多少钱,好好检讨一下应急机制,然后还是扣奖金。

没日没夜的加班,周末、加节也加班,加上出了点小事故就没完没了,导致的是,面黄肌瘦,早生华发,同时伴有强迫症,写代码的时候小心翼翼,反复测试,线上操作的时候,反复校对操作单、配置项。

每次做项目的时候就说,大家好好干,辛苦几天,做完这个项目就休息。事实上一个项目没做完,另一个项目已经在排期了。为什么会这么忙呢?主要是因为码农的需求来源有几个,一是PM,主要是提一些产品层面的需求,一是策略,主要是提些按什么规则贴牛皮癣的需求,一是公司上层,涉及到商业模式的变更,比如按什么规则收费。用IT的行话说,码农就是这些人的共享资源,都在争夺的,根本就不会有闲下来的时候。哪天运气好,真的闲下来了,直接经理也会没事找事,让码农干点事情,以体现他的管理水平,比如整 理下文档,整理一下统计报表。

在这种情况下写代码,会造成代码能力下降。记得小时候,字写得本来不丑,后来语文老师老逼着抄课文,结果字写得很丑。有时候看前人写的代码,有些写得很恶心,就不像学过编程,基本就是这种情况下写出来的。当然了,经理会忽悠码农,做啥事情都是能提高能力的,扫天下者先要扫厕所。

顺便说一下分工吧,主要有几个工种,PM,RD,QA,OP。这几种工种都会强调自己很重要,说自己是产品开发的中心。具体来说,PM主要是面向用户,偏好是人工干预,自以为了解用户,主要问题是逻辑能力一般,头疼医头,脚疼医脚,都按他们说的做,会把系统弄得一团糟。PM的职责就是催促RD去完成他的产品设计,所以天然跟RD关系是不好的。RD也就是研发了。QA是测试,不过QA喜欢说自己是安全保证,测试只是他们一小部分工作。QA的喜好是把些根本没有意义的BUG,而对产品质量的提升意义不大。什么会这样呢?这样是有段时间QA的考核是按BUG数。而那些重要的功能,RD往往会自测,所以BUG不多。那些根本没意义的功能,RD考虑不到,容易出问题,比如各种根本不可能的配置。其实QA也不容易,刚开始工作那会,QA都是美女,过了一年,都变成男生了。这就是传说中的,女生当男生用,男生当牲口用。OP又叫运维,在RD看来就是负责操作线上机器的,但是OP说他们是运维的,线上操作只是他们工作的一小部分。OP也是命苦的人,各个项目组的RD的操作都要他们作,出点差错,会被批评,所以容易得强迫症。

一般来说,如果一个新产品的收入不符合预期,谁也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但是PM会说,是RD的代码写的有BUG,RD会说是OP操作错了。

这么辛苦,回报是啥呢?等到评职称,涨工资的时候,老大们说,你的工作有技术含量吗,是个人就可以做。然后那些拿着鞭子催码农加班的人则一路往上升。所以组内的同事,大都会变成祥林嫂,逢人就说:我真傻,真的,光知道埋头干活;不知道是在为人做嫁衣。

然后同事都要走。然后经理开始挽留。挽留会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许诺有多少多少好处,但是大都不会兑现,上过一次当不会再上第二次。

然后进入第二阶段,这阶段的主要是打击信心,先说要跳槽去的地方怎么怎么不好,再说个人怎么怎么不好,去哪都混不好,一直以来都是他在照顾我们。这阶段就会把人弄得很烦,干脆写个签名档”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然后经理也写了个签名档“那么多要嫁人的,是庙太小,还是心太高”。

然后是第三阶段,这阶段主要是人身攻击,比如说,你性格有缺欠,怎么说你都不明白,太偏执了。如果是内部换岗位的话,这些话的影响范围不确定。比如某部门的经理,跟我谈得本来挺好的,结果跟当时的经理谈完之后,态度就变了,他们谈的内容不得而知。

脱了一层皮之后,终于进入第四阶段,这阶段主要是拖。各种流程拖着不让走,能拖一天算一天。

看见挽留无望之后,经理会跟其他同事说,这个人做得很烂,我压根就不留他。这些话可能会在公开场合说,甚至当事人也在场。

据同事说,出去面试的时候,常会问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要跳槽,然后同事苦大仇深的样子,对方说,这个部门我知道,前面有人说了。

具体到我来说,之所以要走,直接原因是职称问题。经理原先的说法是,你某些方面能力存在缺陷,不足以升职称,我说如果是因为我个人能力不够,而职称低,那我认为这个部门不适合我的发展,我选择更适合我发展的地方。过几天经理又改口说,其他大家对你能力都很认可,你在这边成长很快,我说如果个人能力已经到了,职称却偏低,我认为这个部门不公正,我选择更公正的地方。反正就是没完没了的扯皮。

几终折腾,终于跳出火坑。进入一个为日本淫民服务的部门。相关的工作之前主要在上海的分部做,现在要迁回北京总部。所以换部门后第一件事就是去上海交接工作。适逢世博会,住宿吃饭都很麻烦。很多人专程跑到上海看世博的,我既然到上海了,也应该顺便去看看的,只是人实在太多了,所以没去。

交接工作,主要流程是看代码、文档,然后跟别人讲,然后台下有人提问,如果都答上了,就认为接手得不错,可以接手下一个模块。

接手别人的模块,是工作中最不爽的事情,像扫雷。代码里布满雷,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新人不经过培训,直接就开始写代码,二是很多做策略的同学,不但不会学代码,还鄙视写代码,所以不管工作几年,写出来的代码都是雷区;三,对于很有经验主要负责写代码的工程师来说,公司里评价一个项目的好坏主要是是否按时完成,所以也不管这么多了,拼着命写出来就行了,要知道很多代码是在带着哀怨,或者凌晨时候梦游状态下写出来的。

QA的离职率是高于RD的,很多QA对模块本身就不熟。而且据某些QA说,老老实实测程序的QA升不上去,鼓捣各种测试工具,测试平台的QA才能升上去。所以最终来说,QA漏测BUG还是时有发生的。据说QA也很忙,一个QA要负责很多模块的测试。曾经发生过,某QA把RD提测的代码直接点测试通过,上线的时候,OP发现,RD的文件没上传完,压根不能用。

所以我们把客户称为兼职QA。RD又叫兼职客服。由于涉及到商业机密,兼职客服的具体工作就不展开了。总的来说,绝大部分投诉都是由于用户不理解业务规则引起的,少部分是由于BUG引起的。PM是最了解业务规则的,为什么不让PM去查呢?这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PM比较强势,所以把这些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推给RD;二是PM也换了好几拨,也没哪个PM能了解所有的业务规则,只能让RD用GDB去看一下。前些年,有一个神话,说GOOGLE的网页RANK很神奇,整个GOOGLE只有少数几个人知道。咱的RANK更神奇,压根就没有人知道。其实一个系统做久了,都这样,每个人都加点东西进去,最后谁也不知道整个系统是什么样子了。三是有的PM逻辑能力不强,制订业务规则的时候就不知道某些规则会冲突,或者引起用户误解,RD觉得不合理,PM就说他更了解用户。

代码里主要的问题include but not only可读性;潜伏的BUG,主要是某些函数的边界条件没考虑清楚,或某些分枝根本就没测试;冗余代码多,写代码的人copy paste容易,后续改代码的人,重复地修改N个地方就累了;性能、稳定性……

偶尔碰上个有代码洁僻的CODER,想办代码改好看点,就算RD敢去踩地雷阵,项目经理、QA不同意。这也算是软件工程里一个潜规则,做项目的时候,尽量少改代码。为了少改代码,甚至不惜把前人的代码COPY PASTE,然后改一两句,而不是重构一下原来的函数同时满足新旧的需求。这时候,弄好了,没功劳;踩雷了,就是典型的没事找抽。最后吐呀吐呀都习惯了,谁也不觉得代码不好看了。这又叫破窗户理论。

最后,就变成了击鼓传花的游戏。高位接盘,感到压力很大。唉,前人乘凉,后人扫雷。

产品做上几年后,这种短视的做法会少很多。那些埋雷的人升上去之后,也开始谈怎样做才优雅了。妓女赚够之后从良,也是可以谈贞节的。卖毒牛奶的人,还说“小胜在智,大胜在德”。严以待人,宽以律己。所以晚来的工程师会吃力不讨好。不管怎么样,人性的恶,还是让产品变得更好了。

回到北京后开始具体工作,一开始是负责策略,然后负责抓取、存储、建库之类。

日本的工作,相当不好开展。这里不负责任地猜测一下,市场份额最大的是以人工推荐出名的YAHOO。很多人认为搜索引擎能成功,是因为信息爆炸及需求多样性(也就是也尾理论),但是在日本,这两者都不太符合。日本拍的电影虽然多,但也不至于海量,用户的需求虽然有区别,但是也不会太多,人的基本需求差别不大。

这里顺便说一下工程跟策略的区别吧。虽然都叫研发,但是工作内容差别很大。在系统里有些问题是不能用数学解决的,就算能用数学解决的,也不一定能用计算机解决,能用计算机解决的,也不一定能用现在的机型解决,所以就需要一部分做策略的同学,尝试各种方法,碰运气看哪种方法能更好的解决问题。其实跟中医一样,只是靠积累经验,药方有用。既然是碰运气,所以变数大,所以他们自以为这样很有水平,其实就跟买彩票一样,认为变数大,所以回报应该高。

之前贴牛癣的策略同事,大都擅于表扬与自我表扬。刚开始的时候,是A发邮件说B很牛,B说C很牛,C说A很牛。后来觉得这样还不过瘾,A直接就发邮件说自己很牛,B也回邮件说,我也很牛,C说我更牛,这时候A不干了,说活都是我干的……这时候做工程的同事就郁闷了,这代码都是我写的,怎么就没我啥事。?遍身绮罗者,不是养蚕人。

不久又到了职称评定的时候。因为上一个经理给我的上半年考核很低分,所以没机会参加职称评定。虽然换部门之前,就知道换部门可能会导致无法参加职称评定的,但是真的到了这时候,还是很不爽的。有点像PIE版上剩女,年轻的时候遇人不淑,上了年纪,也不管自身啥条件,都要房要车。然后考虑别的机会。到外面公司转了一圈,不太顺。

一方面原因是,社招的时候,更看重的是在原来公司的职称。这方法也合理,想通过一两个小时的面试,确定一个人的技术水平也不容易。唐骏之流就是利用了这个漏洞。

另一方面是,工作这两年,确实没学到什么东西。时间都花在处理各种琐碎的小事,比如为什么某个连接出错了,某个客户钱被扣多了,某台机器为什么慢一点。仅剩的一点时间 ,想做点像样子的事情,经理觉得风险大,不让做,或者资源上不支持,大公司里做开发,不是一个人就行的,还需要OP,QA的协助。最后只能做些小打小闹,闭门造车的事。

还有一个原因是,跳的人太多了,把行情拖低了。

这感觉像在监狱里待久了,虽然越狱了,但是想找个好地方待也不容易

主要还是之前职业规划得不好。记得之前的经理,居然把我写的代码说成他自己写的,然后去参加部门的CODE评比,然后还好意思在我面前自夸技术牛。跟了这种不厚道的经理,早该走的。之前还是过于安土重迁了。

顺便说一下,他怎么催大家干活吧。每天不停地在办公区走来走去,看大家都在干嘛,看到谁不在干活,就直接批评,“你怎么在看论文,活干完了再看”,“你居然在看BBS,还是PIE版”……

怎么催大家加班呢?在项目开始的时候,先假惺惺地跟大家讨论项目排期,然后说,“这个项目正常是要7天,但是作为一名试用期的新人,要好好表现自己,努力一下,3天吧”或者“这个项目很重要,周末努力一下,下周一前提测吧”或者“要严于要求自己,你看那某某人,混了三年,最后很LOSER地走了”。然后开始没日没夜地编码,但是万一还是延期了,他又开始说了,“这个排期是你自己定的,现在QA,OP都按这个排期去准备了,对大家的工作造成很大影响,不能延期”,然后只能熬夜写代码了。项目完成了,又假惺惺地说,项目安排要合理,要先紧后松,老这样熬夜写代码,伤身体,代码质量又不好

简单来说,就是对外软弱,把脏活累活接回来,然后对内独裁,整天逼RD干活。为什么会这么BT呢。这跟公司的制度有关,PM经理,QA经理,其他部门的经理的意见都可能会影响经理的晋升,但是RD的意见是影响不了经理的晋升的。所以RD只能用脚投票了。当然大部分经理还是不错的。

看到大家都要走,经理也是采取了不少措施。比如不停地找想走的同事聊天,也就是离职四步曲的前三步。这下好了,大家都知道,经理找谁聊天,就知道谁想走了,反而把问题公开化了。于是,很多同事干脆组内讨论去哪面试的问题了。

经理还明令禁止同事之间互相抱怨;还挑拔同事关系,比如跟A说,B很锉的,我不想留他,你跟他不一样;或者说,你这次加薪加少了,都怪B拿多了……

前面是杂文,后面的部分就当随笔看吧

公司里做事的一个信条是“简单可依赖”,即简单,又可依赖,这当然是好的,但是很难同时满足这两点,有些事情的复杂度就是很高。而且关键的问题的是,“简单”的标准没定下来,有的人觉得四则运算已经很复杂了,只会加减,有的人觉得微积分也很容易。这个原则当然也有它合理的地方,在老员工离职率居高不下,新员工没有体系的培训的情况下,事情必须做得足够简单,简单的标准就是,毕业生可以直接接手。

但是这些人也不是完全地排斥复杂的技术。对复杂的推崇是人的本性,人都喜欢忽悠说自己的东西很复杂,各种祖传秘方。这些人也喜欢说某某部门的技术很牛,很复杂。但是,就是不让自己身边的同事做复杂的事。长得高不是你的错,跟了武大郎就是你不对了。所以这个做事原则,充分保证了将熊熊一窝。

公司里会议特别多,所以有白天开会,晚上写代码的说法。这里分析一下原因吧

首先是因为,有人热衷于开会。开会的作用很大,首先一点,解决问题固然重要,但让老大们觉得事情正开展得轰轰烈烈更重要。开会+群发邮件就是很好的方式。有点像中共的官员,每天的工作就是开会,公司里很多同事,每天的工作也是开会。悄无声息地把问题给解决了,还不如不解决。所以开会,一定要人多,人越多越隆重,而且涉及的部门也要多。最后一大群无关的人在会议室里用笔记本工作。

另外,开会也是抢功劳的重要方式,多点露脸,把事情都说成自己做的,那些没去开会的RD,人们根本就不知道他在干活。

没有合适的仲裁方式,一群人没完没了地扯皮。解决问题大都不是选择技术上最好的方案,而是依靠行政力量,把好处留给自己,脏活累活推给别人,所以讨论容易变成办公室政治。但是行政力量也不能完全解决问题,由于历史原因,牛皮癣部门分成两块,有两个老大,他们是平级的,谁也管不了谁。这里不负责地猜测一下原因,这个部门老早就成立了,那时只有一个老大,后来公司裁了一个部门,也裁了些人,引发了些风波,不过那个部门的老大没裁,而是调到牛皮癣部门,又不能让他降级,于是就有了两个老大,一直到现在。

顺便说一下工作很难推动的原因。一方面是每个人都很忙,而又不是所有的负出都有回报的,所以人们只会做两种事情,一是被行政力量逼迫的,必须得做,一是自己发起的,自己有收益的事情。所以想推动别人协助自己的工作很难的,必须得自己的职称比较高,但是自己职称低的话,推动不了别人干活,肯定也是升不上去的。这是个恶性循环。

项目起名是很重要的,一定要让人听了不知道这个项目是做什么的,出自中国的古典神话,或希腊、罗马神话都可以,越玄越好,正好能唬住没文化的民工。

回头谈一下日文的事情吧。现在回头看,决定去日文那会,是低估了困难,独力负责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还要负责跟其他部门的协调,而手头上人手又不够,这是很艰巨的事情。所以那段时间产出很少。具体产品线的开发工作,基本上对产品越了解的人做得越好,跟能力关系不大。做了一段时间,日文始终没多少起色,所以公司上层作出了工农红军长征一样的决策,称之为“国际化战略”。

再后来调到中文图片负责检索系统的优化,本来就觉得这个工作没啥意思,但是觉得对优化这块比较了解,容易有产出,容易升级,也就去了。这时候再次低估了困难,对模块不了解、缺少测试工具,缺少机器(居然没有跟线上一样的机器测性能),缺少协助(能分到的QA资源就少,其他RD协助也少)……这就像打《帝国时代》想从原始社会升级到帝国时代一样耗时,而离下次评职称的时间又很近了。

另外,跟同事相处也不太愉快。就像监狱里一样,不服牢头,然后老跟牢头冲突,最后狱警(项目经理)来调解。这里要吸引一个教训是,要选择有坑的地方,像这种牢头太多的地方,就不要硬挤进去了。

后记:

这篇BLOG在发表后将近一个月之后,忽然就火了,是很出乎意料,我原计划是离职之后,才放在HI签名档上的,现在提前火了,压力很大,很多同事也很替我担心,所以我很快把BLOG禁了。后来BLOG里不点名的反派人物,HI上给我留言,说要告我诽谤,并把HI签名档改为“清者自清”,我觉得这时候把BLOG禁了,等于承认自己诽谤,所以把部分可能引起高层不满,或者其他项目组同事强烈不满的言论删除后,重新发布。再后来,受到了管理层直接的压力,又删了。

明天就要离职了,回头看看,从07年实习算起,在这公司也待了好多年了,做了不少事情,都没啥回报,像头驴一样,辛辛苦苦地拉磨,得不到回报,个人也没啥进步。用《分手快乐》来表达此现在的心情

“分手快乐请你快乐

挥别错的才能和对的相逢

离开旧爱像坐慢车

看透彻了心就会是晴朗的”

现在我在小蜜蜂远程办公上做兼职程序员,专门接一些外包开发的任务做,有的时候同时接几家公司的任务做,在家上班,工作时间自由,而且收入比以前高很多,最重要的还是可以多陪伴家人。

在家上班远程工作时,员工该怎样协调和上司、老板之间关系

编者按:远程工作成为越来越多公司的选择,既能节约办公空间,也能让员工更自由,但是远程办公会遇到另外一个困境,员工和领导当面交流的次数会降低。如果你是远程工作,不经常看到你的老板(或者老板经常不在办公室的情况),想要和老板建立良好的关系,证明你的价值会很难。以下的六项措施可以帮助你,让老板看到你对公司的贡献。

  1. 问你的老板“我们怎样才能以最佳状态一起工作?”了解经理的领导风格和首选的工作和沟通方式,然后用符合对方风格的方式进行工作和沟通。老板是否喜欢互动?他喜欢与你每周互动一次,还是每两周一次,亦或者每月沟通一次?他喜欢细致的报告,还是突出重点的、简短的电子邮件形式的总结?尝试着去适应老板的沟通风格。
  2. 在目标和项目方面达成一致。通过视频或音频会议与你的经理面对面(或者亲自去找经理面谈),以确保你能充分理解接下来几个季度的目标和宗旨,以及所有你要负责的项目,并且与老板达成一致。
  3. 创建一个项目列表。使用这个列表来记录你的重点项目,任务或职责以及你的完成进度。这个列表可以是一个简单的电子表格,其中列出了项目或任务的名称,描述,时间轴,时间安排和进度。使用这样的列表可以让老板一目了然,你都在做哪些工作,也展示了你对公司的贡献。
  4. 定期与老板沟通。为了避免因为距离而被忽视,请定期与老板进行沟通,汇报工作进度,加强与公司的联系,确保你的工作符合本部门的总体目标和宗旨。另外,在沟通时,一定要选择经理喜欢的沟通方式。
  5. 了解评价标准。你需要了解老板如何判定你的工作是否成功,他的标准是什么。这也是为什么你应该定期与经理就项目进展进行讨论,这是你向老板分享自己的工作成果并且获得反馈意见的机会。这样也可以避免在绩效评估过程中的出现意外情况,因为你已经大致了解了老板对你的评价。
  6. 了解经理的目标。了解经理最看重的项目和主要目标,然后去考虑如何帮忙实现这些目标。要能够向经理提供帮助与支持,要有合作精神。

通过与领导沟通,明确你的目标,兢兢业业地工作,定期提供项目进展,你将获得老板的信任和尊重。并创造出最佳的远程工作关系。

远程办公在家上班的好处与弊端

大概在五年以前,我在Biomni的团队(以及我们的众多软件工作室)认为我们在家也能够高效地工作。于是,我们中的大部分人离开伦敦投身乡村生活,用家禽饲养和山地自行车替代酒吧和餐馆作为休闲娱乐。与过去相比,我们现在更加贴近彼此、更有效地协作、引入了更有能力的伙伴,而且工作效率也变得更高。过去几年间,我们的业务保持了繁荣增长,并在竞争中占据了有利地位。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如何取得这一成绩的故事。

人的因素

软件开发技能完全取决于人的因素。我们需要招募到合适的人,而一旦将这类人才纳入囊中,我们便需要让他们保持进取心和责任感,使其具有创造力并保证健康的身体。摆脱了办公室生活后,我们是否就能够实现这些目的?远程工作能不能让这一目标变得更易于实现?

招募

我们必须为应聘者提供什么?当我们这支团队在伦敦办公室工作的时候,很难吸引那些伟大的开发者加入我们。他们往往去追求银行业的高额奖金,或是投身时髦的初创公司。要与这些“对手”竞争人才,既费时又昂贵。而现在团队转为远程办公后,我们就能够面向英国任何地区,招募合适的人才。我们最新引入的一位员工来自Blackpool——这座城市对程序员来说机会有限,但却是他想要生活的地方。他很年轻、聪明、能够接受新想法且锐意进取。

另外,在人才方面,有一种观点早已得到广泛认同:最高效和最低效的程序员之间有着巨大的差别。我们如何吸引那些我们愿意与之分享愿景的天才程序员?或许可以尝试开出比其他雇主更多的薪水,或是提供额外津贴,但Dan Pink告诉我们,脑力工作者并非受金钱驱动,更高的奖励可能反而会带来更低的绩效。我们应该聚焦于自主性控制力目的。当人们在家工作时,很容易感觉到自主性的提高。控制力和目的,在我看来则不受影响。

如果把公司设在大城市,那么招募人才就像是在拥挤的湖泊中里争夺;如果选择偏远地区,或许招募就仿佛是在小池塘中垂钓。但是,假如我们跳出这种模式,选择基于远程办公方式进行招聘,那么我们就可以从海洋中挑选人才:他们可以来自任何地方,只要时区相容即可。我认为我们不能低估这种做法的价值。尽管许多最雄心勃勃的人,会为了获得最佳工作而愿意搬迁;但是还有大量的人们有着充分的理由不那么做。那些希望能为自家子女寻找良好学校的人,往往倾向于离开大城市;而且与大城市中典型的喧嚣相比,还有许多开发者希望体会截然不同的另一种生活。对许多人来说,远程工作极其有价值,不论是从经济上还是从生活质量上都是如此。

旅行

让员工车马劳顿地赶赴公司的办公室,或许并不能为他们这一天的工作带来任何有价值的贡献。长途跋涉总是令人感到紧张和疲倦,也许还充斥着危险、枯燥和不可预见性。想想看,人们因为火车延误而无法及时赶到公司;又或是备受压力、浑身湿冷地抵达办公室,而后在这一天里内心充满对回家路途的忧虑,这样的情景是否很常见?

在过去,我曾经每天花费两个半小时,用来搭乘公共交通,一个月下来产生的费用达到了大约300英镑。这样的生活方式令人疲倦而且成本高昂,另外在时间方面也会带来令人沮丧的浪费。遥远的上班路途迫使我远离我的孩子们,不得不把他们全天丢给儿童托管机构。在家办公则完全能够打消这些问题。我先把孩子们送到学校,然后坐下来冲一大杯咖啡,开始努力工作。

健康

除了通勤问题之外,还有什么因素会消磨我们的员工?办公室可能为员工带来压力:自负、阶层和政治会让开发者们感到恐慌。在成长中,我父亲曾经饱受与工作相关的焦虑的折磨,我也见识了这些焦虑会带来哪些损害。一直以来,我下决心找到一条更好的出路。当我远程工作的时候,我可以与人们更加自由地建立连接,同时能够避免许多在办公室中我所看到的失调(dysfunction)。

典型的开发者人格与Aspergers(亚斯伯格症候群)患者颇为类似,对此Jeff Atwood在2006年曾写道:

用屏幕和电子邮件地址来替换传统办公室中的喧嚣,在程序员与混沌的日常工作之间插入了可控的接口。对于感觉难以理解社交信号的人来说,扁平化的工作层级更加舒适。置身于所见即所得(WYSIWYG)的世界中,严格依赖于功绩赢得敬意和回报,是亚斯伯格症候群患者的梦想。

寂寞

对远程工作者来说,寂寞是否会成为问题?一些人藉此成长,另一些人则心怀恐惧。对我个人来说,在办公室会感到更加寂寞——如果周围围绕着的都是一些不认识的人,办公室将成为一个令人感到孤单的场所。而在家工作的时候,我会更加自信、自由自在也更加独立。有些人告诉我,在家里工作的时候,他们会为了自我驱动而苦恼。但是我怀疑,如果一个人需要别人盯着才能够获得驱动,那么实际上他所从事的工作并不适合他。

我有大约80%的时间在进行结对编程,这种程度的强协作工作,使我没有寂寞的空暇。但是还有许多不愿意结对,而是喜欢置身众人之中的开发者,对他们来说又会如何?他们可以选择本地咖啡店或是协同工作的空间。此外还有一些类似于Sqwiggle的工具,能够让我们看到团队伙伴们的面孔,并快速建立视频连接。

社交生活

另外,那些在饮水机旁邂逅新人的闲谈、或是在午餐后与同事们简短地来上一杯的时光呢?这些人与人之间的联系非常重要,它们有助于让我们感到自己身为组织机构的一员。这样看来,远程工作是否会产生一点点被隔离的感觉?

实际上,在远程工作的团队中,我依旧能够享受到这些乐趣。我们的文本和语音聊天中都有大量的玩笑,而且会话内容比我们过去置身办公室的时候具有更多正能量:我们都身处家中而且生活幸福,因此也就少了许多值得抱怨的内容。不过,是否还有其他一些事情,能够让我们在远程工作时保持重要社交纽带?
下面是我的一些建议

  • 鼓励大家提前几分钟出席虚拟每日立会,并利用这段时间做一些社交性沟通。
  • 邀请人们出席社交会议,比如选择周五下午,在放松的氛围里讨论过去一周的情况,并展望即将到来的一周。这样的时光非常适合分享所学到的经验。
  • 试着每隔数周就在现实生活中聚集到一起,并将这类聚会完全用于社交活动。每个月在组织机构的开阔空间中度过一天,对于社交联系来说要比饮水机旁的聊天更加有效。
  • 在远程工作模式下,我们需要精心组织这些活动,但这并不意味着活动本身必须严肃、正式。我们可以设计一些略微无序的活动,从而为建立随机性的社交联系制造更多的机会。

组织机构

只有当人们都以某种方式被“组织”起来之后,“组织机构”这一概念才得以具现。我们可以试着组织其他人,或是让他们自行组织。我更倾向于后者方式,例如找一天在项目经理面前进行一场每日立会。远程工作对我们自我组织的方式会产生哪些影响?

可见性

在一开始,看不到其他人都在做什么,可能会让人略微感到一些无所适从,但我最终认识到这其实真的无所谓。最重要的事情是我们提交的代码。当我想要协作的时候,它将有助于我了解别人是否有空。借助于我们使用的工具,我可以看到谁正在交谈中,又有谁正处于空闲状态。我经常在团队聊天中抛出一个问题,而这个问题往往会吸引我们中的两个或更多人一起研究。在办公室的时候,我经常发现我自己没法向其他人请求帮助,因为他们看起来都很忙。而当我在家时却可以求助——反正如果他们很忙就会忽略我。

如果要使团队得到良好组织,我们需要看到团队成员们正在做什么,有哪些问题正在浮现,人们正在学习什么东西。在过去,这是项目经理在状态更新方面的职责,而现如今大部分团队通过任务板和每日立会来自己搞定。在经过了长达五年、每天举行在线举行立会并使用诸如Skype、GotoMeeting、Webex或Lync等软件进行电话会议的经历后,我可以有信心地向你保证,这种做法是有效的。我们在会前先聊一会,然后一起研究任务板,分享我们所学到的东西,以及正在面临哪些阻碍。这是一套每天例行的仪式,它将我们联系在一起,并使我们能够从大局上理解当前的境地。

这么干是否能够与真正的立会相媲美?
只要我们着手推动,立会就能够收到足够好的效果——至于置身何处,所产生的差别并不大。尽管很遗憾在虚拟立会中,人们永远不能真的走到板子前挪动卡片,但是我们依旧可以使用诸如Trello、Kanbanery 和 LeanKit等工具来满足拖拽卡片的需求。可能有人想要知道,我是否真的站着参加虚拟立会?有些时候是。

团队必须建立信任,而我们如何信任那些看不到的人?在办公室里,你如果看到某人在打字,那么可能会认为他正在工作。而当我们认为他们正在偷懒时,实际上他们或许受到惊扰而停止并进行思考。当我置身办公室的时候,我很少花时间反思自己的工作方式,而是一直忙于使自己看上去比其他人更忙。当我处于远程办公环境时,我的评定完全取决于我的工作,而不是工作过程中我看上去的样子。在开展远程工作数年之后,我们的持续改进文化得到了加强。我揣测远程工作可能正是原因之一。

会面

对于陷身会议室,我的确抱有恐惧感,而线上会议也可能会成为更痛苦的事情。不过经历了数年时光之后,我们已经取得了一些进步。最容易毁掉在线会议的情况,是某个与会者遇到了声音问题,这会使在线会议变成一种时间的浪费,令每位与会者都非常痛苦。我们完全可以通过确保各自都拥有良好的网络接入、耳机及硬件而轻松地避免此类问题。通过良好的配置,我们能够清晰地听到每个人的声音,并且毫无延迟地共享屏幕。

在线上会议里,与会者很容易关闭自己的发言,或是去做其他事情,而只对会议内容大致听一下。与办公室会议相仿,远程会议也有可能变得无趣,同时许多程序员将开始在后台编写代码。这样当他们遇到提问的时候,将会出现一些尴尬的瞬间。这是否很糟糕?它提醒我们保持专注、保持会简短,就像在办公室一样。我已经摆脱了在办公室开一整天会的工作方式,转而采用更及时、更简短的在线会议;同时这也让我们将当面会晤更多地用来进行社交联系而不是解决问题。

我们已经学会了一些技术,用来努力吸引每个人并确保他们获得公平的话语权。当我发现某个人主宰了会议的时候,我一般会发起一轮快速的意见轮询。对于线上会议来说,这种做法尤为重要,因为正在发言的人看不到其他人脸上不爽的表情。如果某些人半天没说话,那么最好问问他们正在想什么。让每个人都保持参与,是进行富有成效的会议的关键。线上会议是否能像面对面一样有效?是否有一些细微之处被忽略了?或许会有,但是我认为,用不了多久,这些问题就会由于更有效地表达而得到弥补。

创建和维护

构建软件是个发现和实验的过程,我们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了学习上。要想高效地完成这一工作,我们需要思考的时间和协作的能力。当我们采用远程工作方式的时候,增加的额外复杂度在于,必须能够远程访问所有需要的服务器和源码控制,从而构建、部署和测试我们的解决方案。

学习

我们创造出的软件的质量,取决于我们学习的速度,而不是编写代码有多快。我们需要持续不断地了解需求,以及我们可以如何来最好地实现这些需求。在办公室里,我们往往会无意中听到包含着关于其他人如何学习的重要信息的对话,然而当我们在远程工作的时候我们将永远不会察觉这样的对话。对此,我们需要做出心态上的调整,以便当我们正在学习且乐于与其他人分享的时候能够留意。在每日立会中,我会试着询问一些问题,来鼓励这种做法——这些问题往往引领我们在立会后进行一些知识分享。

思考的空间

远程工作能够为我们带来思考的空间——在忙碌的办公室环境中,这样的空间是如此地难以寻觅。许多办公室工作者为了试图不受干扰和打断地完成工作而早到或晚走。那么对远程工作来说是否会有任何不同?依旧会有寻求代码审查的人给我发消息,或是技术支持给我发来的问题。我可以将自己的状态设为“请勿打扰”,但是这会阻止别人向我寻求帮助,从而影响信任和协作。因此我很少这么干。

远程工作与办公室工作类似,都有许多不同的沟通渠道,它们或多或少都具有一些侵略性。对团队来说,对于不同渠道分别适用于哪些不同情况达成共识很有必要。我们的团队刚刚开始聊天的时候,出现了这样一种模式。当人们聚精会神的编码时很容易忽略聊天。我们邀请人们参与协作,而那些接受邀请的正是有意愿参加的人。接下来我们会切换到语音沟通,让那些希望沉浸在思考空间的人不受打扰。

协作

如上所说,在远程办公模式下我们能够有效地分享信息,并找到自己的思考空间,但我们是否能够真正共事?当我们置身办公室的时候,我们或许能够挤在桌子周围、敲打白板,或是挤入一间会议室。那么在远程办公时,能否做到同样的事情?在很多方面远程工作都能做得更好。

我将每天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远程结对编程上——通过屏幕共享或其他工具,例如tmux。这比肩并肩坐在一起的方式要强多了。我听说许多人即时身处同一间办公室也会这么干。人们联结在一起,但依旧保有自己的办公桌和配置。

当整个团队想要聚集起来,共同研究某个问题或是讨论下一步工作时又会怎样?我们选用一套在线工具进行会谈并分享屏幕,而且此时我们依旧坐在自己舒适的办公环境里——这会让我们感觉良好,而且比找到一间办公室或空闲的白板要容易得多。

结语

对于在办公室工作,我们已经有了悠久的历史;相比之下,远程办公的历史则非常短。现在有许多工具,同时也还有许多新兴工具正在随着WebRTC 的步入现实而不断浮现。但我们需要花一些时间来适应工作方式的改变,并学习如何使用这些工具,从而像在办公室一样高效。

远程工作是否能够改变我们的组织机构?在摆脱了我们在办公室中建立起的那些分隔并elevate我们的物理结构后,毫无疑问,简仓和阶层对我造成的负面影响减弱了。它将使我们感受到更大程度的自主和自由,从而能够建立起组织机构内部的更广泛地协作和联结。

那么如果我们能够高效地远程工作,这是否能够为我们的组织机构带来竞争优势?我相信这样的结果毫无疑问将会到来。在我们远程工作的五年时间里,没有一个开发者离开。我们建立起了一支更有责任感也更富有创新精神的团队,同时我们也开始从全英国挑选天才,而无须支付高昂的薪水。有许多初创公司,例如37Signals和Wordpress.com都在采用这种模式,我认为对企业来说现在是时候开始认真地对待协作式远程工作方式了。

远程办公,在家上班,千里之外可以是同事

我们团队如今接近十五人,分成三部分,一部分人在北京,一部分人在深圳,另外一部分则散布在天朝各地。他们有的在家办公,有的在办公室办公,有的在咖啡厅办公,办公的地点完全由他们自己选择。


远程工作,从零开始远程

看到远程工作,可能你第一感觉就是跟外包没差。错了!差得太多!外包是通过引入外部力量来进行项目合作的一种工作方式,它可以引入外部团队来参与本团队的工作。而远程工作是同一团队为了摆脱地域限制,提升团队高效协作的另一种工作安排方式。

我们团队早期只有六个人,每天挤公交坐地铁让我们耗费了大量时间与精力。在办公室,太多无意义的交流,太多莫名的干扰,都会直接影响我们的工作效率。为此,我们烦恼不已。

而有一天,我们突然发现下班后(或周末)的工作交流,即使不在办公室,我们同样可以完成,只是我们缺乏的是更多地尝试。于是开始尝试另外一种工作方式——远程工作。

一开始害怕团队成员适应不过来,所以只是小范围尝试,每周二跟周四在家办公,其余时间照常上班。经过试行,我们发现效果远比我们想象得好。我们开始团队内部实行,不限制成员的办公地点,

无论你是在家,还是在咖啡店,甚至你可以带上你的工作去旅行,试想一下,一边旅游一边工作,那是多浪漫的事情。当然,前提是你能正常上网。

远程工作,重新定义工作

远程工作不是说在家工作就算是远程工作,它需要团队成员之间的良好配合。

我们要求团队成员有重叠的工作时间,在创想凌动,我们发现四个小时是最合适的。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共同交流昨天工作情况,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接下来的工作时间大家可以自由安排,只需要保证足够的工时,并完成各自所负责领域的任务即可。

远程工作考究的是个人的自觉能力和责任心。团队分配给你的任务,在任务时间截止前需自觉完成。这是非常严肃的事情,每一次工作的拖延都可能影响了其他人的工作进度。能不能适合远程工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有没有责任心。

远程工作,需要远程利器

在远程工具上,特别是在团队协作方面,我们通过Tower来解决。它的好处是服务器在国内,稳定,功能够用,而且价格上也更加符合小团队的实际需求。我们通过它进行团队协作管理——发布任务、任务讨论、撰写周报。而在沟通进度、工程进度跟项目计划上的沟通,我们更多使用的是Gmail。

此外,在代码工具上,一开始,我们用Gitlab,方便程序员们进行代码管理。后来发现代码管理还不够,我们还需要对代码进行系统性检查,于是我们用Phabricator来进行CodeReview。

另外,我们用Facetime进行视频会议,用Skype进行网络通话,这两个远程工具让我们更容易将我们的想法表达出来,而不仅仅只是通过文字。

甚至你可以协同家眷进行环球之旅,身处万里之外,也可以协同完成一件事情,只要你身边还有一台可以上网的笔记本。

远程工作,实现自我解放

事实上,越来越多的团队开始尝试远程工作。因为它降低了租用办公场所的费用,减少了上下班交通所需时间。它让办公室是必需品的这种概念变得可有可无。

它还有利于吸收那些因个人关系,如需要陪伴在家人伴侣身边,或者因地域关系,如无法适应当地气候、环境,而无法在同一地方工作的优秀人才。通过远程工作,你能够将这些人聚集一起,将资源合理运用。

在互联网时代的今天,很多事情我们都可以依靠网络来解决。没人会在意你的东西在哪里完成的,只会在意你完成东西的质量与你的效率。那么,为什么不开始拥抱远程工作呢?

远程办公、移动办公让人们在家上班享受更多私人时间和自由

远程办公被更多的公司所追崇,而远程办公会给予人们更多私人时间和自由。对于远程办公、移动办公不太了解的你,来看看Alyssa Mazzina这篇详细地介绍远程办公的文章吧。

在 Stack Overflow(一个与程序相关的IT技术问答网站,这里指作者的公司),我们经常谈论为什么我们选择远程办公,结果显示这样做非常有成效。事实上,2016年公司参与度调查显示,88%的远程工作者感觉参与度高(全公司85%的员工参与了此调研,这一数据的行业平均率为71%)。远程工作者还评价从整体上来看“工作生活融合程度”和“社交联系紧密度”比一般雇佣关系更高。

那么我们是如何实现远程办公的呢?它远远超越了你现在在公司看到的所谓的“允许你在家工作”政策。就像软件公司采用移动先行策略一样,我们公司采用远程先行的公司文化。

远程先行意味着远程工作是默认的,这就意味着必须确保远程员工与办公室员工一样成为团队的一份子。

这对于你的团队来说有吸引力吗?以下汇集了我们公司在实践中得出的很好的一些做法,如果你们想采用远程办公,可以参考一下。

会议

我们公司总共300多名员工,他们中有人在纽约总部(113人)、有人在丹佛办公室(44人)和还有人在伦敦办公室(64人)以及85名远程工作人员。我们需要精心设计开会的最佳方式。

对我们来说,远程办公意味着当我们与其他办公地点的人开会时,我们都是在Google环聊(Google Hangouts)中见。如果你在办公室办公,这就是你参加会议的地方;如果你在家办公,会议就在那儿。我们已经习惯这种做法,有时甚至在同一个办公室内的人会跳进一个环聊。在最近访问纽约办事处时,我很高兴看到我的两个同事坐在隔间,彼此只有隔板相隔,仍通过视频聊天进行对话。

在最初,这看起来很可笑,但是这么做是有原因的。如果我们都通过环聊召开会议,我们就都是平等的。如果我需要加入一场发生在任何地点的两人对话,我都可以加入,完全没有问题。在较大的会议中,这意味着在会议中没有站队的说法,远程办公不会使这件事情成为会议的一部分。当我在家里开会时,我不会知道谁在办公室,谁不在。每个人都在自己的桌子上,戴着耳机在Google环聊“远程”开会。

远程办公还意味着当某人想要陈述某件事情时,他们不是站在白板前边写边讲,远程办公人员要隔着屏幕试图理解陈述者在说什么。我们会议的一切都是在互联网上进行的,这就是说当有人提到某文件时,他们不会将其从文件夹中取出来然后发给桌上的每一个人,我们的做法是发送链接到整个组。

这些看起来很小,但它们不小。当你同等地对待两名同事时,每个人都有强烈归属感和参与感。这将为每个人带来更大的幸福感和更高的生产力。

聊天、Trello和Google文档

当我在工作时,我会开着很多聊天应用程序。Slack、环聊和我们自己的内部聊天都在后台运行着,我可以随时随地转换到不同的软件(当大家处在不同时区时,这非常有用),或者我可以单独找某个同事发起环聊,哪怕只是快速地问一个问题。聊天请求也可能反复出现,我可以忽略一个请求几分钟,先完成我正在做的事,再改变我的注意力(这一点就不像电话铃声或直接敲办公室门那样很难忽略)。

我们还将Trello(一个团队项目流程协作管理平台)广泛用于各种项目和交流中。它帮助我们跟踪谁在什么时候做了什么。我的大部分文字工作都是在Google文件(Google Docs:在线办公软件协作平台)中完成的,因此我可以轻松与他人分享、即时反馈和协作。

在家办公

我们的首席执行官Joel在雇佣远程工作人员时最先做的事情之一是为他们提供一个家庭办公室,包括办公室员工喜欢的所有设备和家具。我现在的家庭办公室里有一张Herman Miller的Aeron椅、有Steelcase的可调高度的书桌、有MacBook Air并接有外部显示器。全部都由公司提供。

每月,公司还会支付我一定的“家庭办公费”用于开支,如高速网络。

远程Bev Bash(饮料聚会)

每周,Stack Overflow的远程工作人员都通过环聊聚会,只是为了聊天和了解彼此的生活。这是我们纽约办事处的“Bev Bash”传统,其实就是快乐时光(Happy Hour)。因为我们不能在办公室度过一个快乐的时光,我们就创造自己的快乐时光。每个人都会带来一种饮料,通常有人被选为主持人(我们称为Bev Bash大亨),主持人还必须给谈话定一个主题。这些完全都是非正式的,我们的聊天走向就是聊到哪儿就是哪儿,没有限制。

这样的远程定期社交机会给了远程工作者同样的个人工作情景,它让我们有机会成为同事,成为朋友。

节假日

这是我在Stack工作后的第一个节日,但让我吃惊的是,我在这天收到了一份快递,里面装着节日礼物,东西和办公室里的每个人都一样。你认为远程办公者就会错过办公室派对吗?我们收到了一份小补偿,用于我们自己的节日派对——我们很多人将这部分补偿用于和对自己而言重要的人吃饭。这样的小事情提醒我们,我们真的是团队的一部分,而不只是事后才会被想起的人们。

底线

在Stack Overflow,我们大多数远程工作者都不像是在远程工作。我个人能够在家和喜欢的人一起工作,做着我喜欢的事情,真的是非常幸运,我知道我的所有同事都有同样的感觉。我们证明了远程办公团队可以像那些每周都在一起的团队一样可以密切合作。我们甚至更高效,因为如果我需要一个小时的宁静,我要做的是关闭我的通知,没有人会闯进我的办公室张口就问我事情。

全公司都在努力确保每一个成员都有归属感以及感到重视,无论他们在哪里办公。